今早第一节课,我有幸在初一年级168班学习了一堂题为“感恩父母”的班会课,授课老师为班主任周叶老师。在课前,李主任就给各位评委下达了“任务”,评课请尽可能的详细些!周老师的这堂课实在是太精彩了,以至于我看着看着都忘记做笔记,差点儿就完不成任务。下课后,我要求推迟一些时间上交评课表,我想好好的写点学习心得。
精选的歌曲、动画和图片,将学生的心灵牵引到父母的爱里。师生讲述的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动于父母的奉献中,体会父母无私的辛劳,送上真情的祝愿,表达感恩的心念。巧解误区的小文,更是为孩子们拨开迷雾,还原真情本貌。从感恩父母到学会做人,到感恩祖国、生命,是情感的升华,是人性的增进。这堂班会课生动的向在座的所有人传递了真情。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定会健康的成长。
评课表的地方太小了,写到这里满满当当四行,可我觉得写这点子口水话样的东西实在是太没有诚意了,对不住周老师的分享,还是在纸背写点更真诚的内容吧。
我认为的不足之处——
班会课节奏安排过紧,学生讨论不充分。有的环节如“自己的故事”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
长篇幅的念文章的形式有点儿乏味且无必要。
个别语句值得推敲,如什么叫“苹果树离开了小男孩很多年”?
“恩”因心生,诗为心语。读“父爱”、“母爱”的诗,我觉得是可以的。不过为什么不读小孩子自己的诗呢?
答问题总是那么几个人,看似热闹的背后其实并不那么热闹,不过这些小伙子、小姑娘的确很有才、很有爱!
老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口语化,很多答案像事先写好的稿子,如“唯一的依靠,幸福的支点”,生硬。小孩子说平常话反而更可爱些。
老师要控制情感的把握,艺术人生朱军式的搞法不可取。美的情感流露并非只有“哭”一途,“将哭未哭”,“将眼泪hold住”不仅更易传递情感,而且令情感有了力度,反而更美些。
这些话并非批评,仅为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其实就是胡说八道,我自己上台去估计会搞得一塌糊涂吧,呵呵。在自习课上草就,此时看来颇欠思量,有些修改,还是写得不好,远远没有周老师的课上得漂亮。对小周老师分享班会课一节,我是感恩的,说得不恰当之处,望见谅。学无止境,课无至境,与小周老师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