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个范跑跑,迎来新人“杨不管”。老爸在饭桌上给我讲述杨不管的故事,我简直笑喷了。在我看来,这位杨老师也太沉得住气,换作我在现场估计不是亲自出手就是叫学生出手扁他们俩啦。只是,在公办学校,“扁”学生是触犯底线的。我所认识的一名长沙市十五中学的周老师,就因为一记耳光被停职,并且发配到学校后门守传达室。一方面我实在不解那么一个温文儒雅的老师怎么会在退休之前如此不冷静;另一方面,过多条例、法规保护下的学生,越来越局限教师的管理途径,稍有不慎身败名裂的可能性导致越来越多的教师完全放任学生的行为。在名义上尊重学生“人权”的背后,是对他们前途的极度不负责任,可是who dare?
杨老师是中国公办教师现状的浓缩。他做的是过分了,丧失了最基本的度。可是如果不再跟进“支持”,我相信这不会是最底的度。现行的对学生一边倒的保护其实也伤害学生,为什么总有那些稍获打击就轻生的年轻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从小至大就不会得到任何批评的孩子,在平生第一次失败后,心理崩溃而堕楼自杀,也是可以理解的。法规的不全面,会导致杨老师这样的悲剧人物出现,也会导致更多的孩子承受不起羽毛般重量的挫败。我觉得在舆论谴责杨老师的“冷漠”的同时,我们应该反思现在教育观念的偏颇。
在法国,某个耳光已经非常出名了。拉布罗,一位49岁的教师,出手扇了当面辱骂他“白痴”的学生一记耳光,而随后被家长诉之法庭。在全欧洲“反对体罚学生”的趋势下,法国舆论一边倒的支持这名教师。法国总理表示理解老师,前教育部长干脆说应该将这名学生的嘴巴贴上封条,因为老师遭到如此辱骂肯定丧失冷静(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24期)。或许政治家的表态总要令人权衡再三,可几乎每个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施行了学校劝诫法规,在保护学生的同时捍卫教师教育的权力与安全。中国教育部如果真要约束范跑跑、杨不管等等等光怪陆离的教师行为的话,光是规定教师必须如何如何是不够的,还要保护他们“能”如何。
呵呵。。。我发现我就是在被老师得骂中成长了很多。。。
具体点,就是学会不卑不亢得斗争。
所谓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关键时候说几句政治正确得反问句当着面恶心他两下。。。
我们学校某些老师的确是欠修理,对那些弱一点得学生或者不怎么听他话得学生装得公平一点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