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牛博社报道,世界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先生,于8月3日逝世,终年89岁。牛博社的一干领导已于近日对索尔仁尼琴光辉伟大的一生做出了连篇累牍的高度评价,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伟大的索尔仁尼琴永垂不朽”。
我当然知道索先生是何人,我也了解他做过何事,然而我又距今很久未曾听过这个名字被提及——哪怕,就是在牛博。我在google里面搜索"索尔仁尼琴" site:http://bullog.cn,出来473条结果,其中直接论及索先生的生平、作品、思想的文章绝绝绝绝(绝的infinity次方)大部分是最近两三天写的。过去两周年里面,牛博的这些今天奉索尔仁尼琴如师的领导们,也就惜墨如金的提到过他的名字或者只言片语,仅此而已。我确确确确(确的infinity次方)信,如果索先生现在不死,牛博的领导们还会继续用无声掩饰自己的崇拜。
(上述言论是反话。)
我是不是可以认为,牛博的那些不断标榜自己民主、开明、自由的知识分子,只会惦记死人;或者,他们也不是要惦记谁谁谁,他们只会通过惦记死人来标榜自己的民主、开明与自由的立场。比方现在他们都在说多么的认同索尔仁尼琴,以至于不明真相的读者都“快”要认同他们是索尔仁尼琴那样的人了;即便他们过去缄默有如哑巴。
这难道不会有点可鄙么?
索先生的书我一本也没有看过,哪怕是《古拉格群岛》,将来也不打算看。主要原因是我也许看不懂,找不到阅读的乐趣与悲伤;次要原因是我很担心我看了以后会变成牛博社领导们那样的无耻、奸诈小人。
没看出什么必然的联系,就好像某人死掉了官方才出来发个小消息总结此人曾犯了严重的错误,并不表示平时就不认为他没犯错误吧。
一个多年没有更有影响力的作品流传的人死掉了,像这样集中缅怀一下不是很正常么?退休老干部挂掉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嘛。
恩,只配享受退休老干部的待遇。我只是觉得这种“常态”很“变态”。尤其这种标题《让我们铭记索尔仁尼琴》(译言),虚伪堪比任何官喉。
不提作者并不是表示不提作品,在我的印象中,古拉格群岛或者古拉格这个词是提过多次的。
另外,因为一件突发的事情而谈到其相关的事情,这好像是人之常情,比如因为汶川大地震才想起普九欠债,想起房屋抗震。
“也许看不懂”我觉得不能称其为理由,不管看什么,你都会有你自己的理解,这就够了,什么叫做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