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很棒

如果我的读者(如果我还有读者的话)奇怪我之前为什么闭口不谈奥运会开幕式,那是因为我根本就没看。没看就不评论——像牛博的高人莫之许,头天说开幕式不用看,第二天又就节目评头论足——这样子的丑事我做不出来。

现在我看完了开幕式,我就觉得我有了发言权,我就要发言。我的发言中心很简短,叙述很漫长。中心就一个字:好!

我说的是开幕式本身好,不是CCTV拍出来的那个好。CCTV的水平我领教了很多年,不想再领教了。所以8月8日有学生问我看没看,我回答我不看垃圾,这里的垃圾指的就是“CCTV拍出来的那个”,事后发觉一语中的。我看的是美国的NBC拍的版本,5G大小的DVDrip,下了我整整18个小时;看完以后,我又花了半个小时,将之刻录成了一张DVD。也只有这样水准的拍摄,才配得上中国奥运的开幕式;只有中国高水准的开幕式,才值得高人用高眼光高水平来制作加工。CCTV的那些导播摄像书就不好好读,拍个节目个个都当自己是安东尼奥尼,人家镜头摇来摇去让人如置身水乡,他们镜头摇得和泼浪鼓一般,好端端的节目被摇得支离破碎。中国历来就不缺乏好东西,但缺乏优秀的处理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形容的就是这种现象。

网上有很多人从艺术的角度批评张艺谋,说开幕式大而空洞,刨除“色彩”一无是处,这我倒也稍有同感。然而,色彩不就是张艺谋的特点么,我一直认为《红高粱》结尾的旁白——说“爷爷”从此看什么都是红的——就是张艺谋自己对自己特点的宣言。此后的张氏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色彩的孩子,开幕式没有例外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同时,我想我们也无法期待更多的,任何作品都不可能把全部的成功因子及于一身,就像我们不能去设想马远山水里的人物和陈洪绶画得一样传神,集所有优点者是荒诞的怪物。张艺谋将色彩运用得出神入化,已经给观众极大的视觉享受,已经可令这届开幕式名留奥运青史。

当然,网上还有很多人不从艺术的角度批评开幕式,这是难免的。有的人纯粹就是为否定而否定,就像一篇comment说的,他们的基调7年前就定好。还有的人纯粹就是“专制”——因为某个节目某个细节不合他个人的胃口,所以开幕式就是“坏”的。说到专制,我觉得好笑的是,这样的观点集中在了牛博这样的右倾网站的文章或留言里面,看一群平日里道貌岸然反对专制鼓吹民主的人专制的对待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也算蛮funny的。Calon说这是扭曲,我不赞同,党同伐异是中国人的共性。正因为我看到了共性,所以我很排斥“民运人士”,我完全不认同8×8,那些无非是另外一群党同伐异的人而已,他们的思考、行为无非是建立另外一种党同伐异的基石上。现在,我相当乐衷于欣赏自诩民主者党同伐异的丑态,那不是扭曲,恰恰是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的“人不知自丑”最直观的映像。

讲着讲着又讲到了牛博,没办法,主要是因为我今早上看了牛博标题党杨支柱的文章《 陈燮霞有哥哥——奥运中国首金应归功于“超生”》,被这种逻辑雷了下印象因此而深刻。“早期的牛博教人思考,现在则教人撒泼。”这是罗永浩的某篇文章后的某句回复,我不知老罗回想起创办初衷是不是也会感觉到一点无奈。但很明显的,通胀影响下的5毛钱和5美分都可以说是一钱不值的。

2 comments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1. Pingback: 不想多说,悲哀一声 at 剔思集
  2. 炎藤 · 8月 12, 2008

    完全…看不懂
    代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