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个鸡蛋,至于嘛

有个关于吃鸡蛋的段子,最近看了好几回。如果仅仅用来说明逻辑混乱,这是很好的比喻。先看原来的段子(太长了,节选):

A:这鸡蛋真难吃。
B:隔壁的鸡给了你多少钱?

A:这鸡蛋真难吃。
B:有本事你下个好吃的蛋来。

A:这鸡蛋真难吃。
B:下蛋的是一只勤劳勇敢善良正直的鸡。

A:这鸡蛋真难吃。
B:再难吃也是自己家的鸡下的蛋,凭这个就不能说难吃。

A:这鸡蛋真难吃。
B:比前年的蛋已经进步很多了。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就是吃这鸡蛋长大的,你有什么权力说这蛋不好吃?

A:这鸡蛋真难吃。
B:你这么说是什么居心什么目的?

A:这鸡蛋真难吃。
B:自己家鸡下的蛋都说不好吃,你还是不是中国人

A:这鸡蛋真难吃。
B:不是老毛,你现在臭鸡蛋都吃不上,还有劲在这里唧唧歪歪

A:这鸡蛋真难吃。
B:大家小心A,此人IP在国外

A:这鸡蛋真难吃。
B:台湾网特,滚,这里不欢迎你。

段子是无辜的。可是我看到很多右愤用来讽刺左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国愤青””。我没说右愤们不正确,其实是蛮准的。可是光说别人是不客观的。我今天在周曙光那又看到了这段,实在手痒,补充了几条: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那个鸡蛋哏死了隔壁家的王二麻子。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只要是鸡蛋,就不好吃。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长成这个样子,和鸭蛋一样,你也敢说“好”这个字?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一个鸡蛋就把你感动成这样,你这个五毛。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好吃也不用掏出来说吧,你这个五毛。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还有很多人连臭鸡蛋都没得吃,你个五毛。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为了下这个蛋,花了我5顿大米饭的口粮养鸡,你吃得下去吗?你这个五毛。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这是老胡家的鸡下的蛋,你还敢说它好吃?你这个五毛!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靠,拍马屁也不带这样子的,老胡家给了你五毛钱做广告吧。

甲:这个鸡蛋很好吃。
乙:五毛党,滚,这里不欢迎你!

我个人感觉,左愤比右愤词汇量大些。

2 comments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1. Abel · 8月 12, 2008

    老师,我忍不住又留言了。

    拿鸡蛋case来影射各色左右观点,本身就是个错误类比。

    一个鸡蛋好不好吃是主观的,完全属于一个人的冷暖自知,更没有任何评价标准可言。换句话说,如果是篇议论文,那么它只有“论点”,无法“论证”,根本够不成一个合格的讨论。

    可是社会时事中,一个政策有不有效,一个做法行为对或不对,是有可用来评价的准则的,更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但可以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更可以用调查产生的多数人的观点来做代表。

    您说是也不是。

  2. amazing · 8月 12, 2008

    不管左还是右,都是把让逻辑混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