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开完了学部的周例会,我已经收起小包和雨伞离开了教学楼。都走到了楼下面,我觉得还是不能接受,于是又折返回到了理2班的教室。起因是会议之前,我问班主任宋老师,咱们班地震捐了多少钱。宋老师说只有一百多,尤其有位同学边嬉皮笑脸边捐了个六毛。我听了很不舒服。
我先请所有的学生听我一言。我说,我知道我不做你们的班主任了,有些事情不需要我来操心。然而,我不能无视很多事情。我听说了大家捐款的情况,我个人极度反感逼捐,我也不认为可以用捐钱的多少来度量美德的厚寡,甚至我觉得在捐献中攀比、强迫是对美德最大的亵渎。然而,生与死是庄重的,我不能接受的是在面对“他人”生死的事情上表现出的那么无动于衷,我不能接受我的学生表现出的这般冷漠。
我讲个小故事来听。就在大前天,我在twitter上读到这么一小段,大意是:
五分钟前,我们挖出来一具小女孩的尸体,旁边的本子上有新的字迹,写的是“我快要死了,把我的日记本烧给我。”
我读了,我不惧羞耻的说,我哭了。生与死的界限模糊到这种程度,你正捧在手心读的鲜活生命,看着它消逝却无力挽回。我们每个人都怕死,这种恐惧源于对死亡的未知——我们不知道我们每个人究竟能活多久,于是我们都会去爱惜生命。然而知道什么时候死是一种幸福吗?这个小女孩她知道她快死了,她在很清醒的状态下等死,并把那对生命的渴望诉求于人。烧给我!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悲惨。
对死者,我们做不到半点的帮助了,再伤痛,那个小女孩救不回了。可是除却死者,还有生者,他们需要救济、需要关怀、需要理解,让生还的人处于地狱那更是犯罪。那个小女孩还有妈妈,你们一样都会有妈妈。我说句不吉利的话,当然我们理科生不会去考虑“吉利”,我们都有可能会有这一天。假设有天堂,你在那上面,是希望看到任何人都在帮助你的妈妈呢,还是人人都猥琐的捐个六毛钱。
我知道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在大是大非的道德问题上立场都很坚定;有些同学年少轻狂,喜欢表现得玩世不恭。我年轻过,当然我现在还是很年轻,我懂。但是我坚持,不管你的个性如何的张牙舞爪,务必要尊重生死。要明白,保持对死的敬畏,是人类区别动物的一种根本表现。
我对他们说,现在到了期中,你们很多人零花钱花光了捐不出钱。你们没钱,就不要捐,我理解,我不会怪你们,哪怕捐得比现在还要少都无所谓。但是请每个同学自愿的站到那个箱子前面的时候,不要心存哪怕一点玩闹的念头。我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寄存我们的人性,只有死者都能得到尊重,活着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尊严。
感觉很沉重呀.也许只有人的生命在走向终点的时候,才发觉的珍贵吧
有这样的老师,真是羡慕你的学生们啊
只有死者都能得到尊重,活着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尊严!
说的太好了,现在孩子的教育的确存在问题
虽然我也是做雨伞的,但看到这个,心情很郁闷!!现在的教育都怎么啦?还是楼上说得对,活着的时候,就好好的珍惜吧~
我哭了,你真是个好老师,太难得了
只有死者都能得到尊重,活着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尊严。
很是支持!!!
你讲的很好,看的出来,你是一个很有良心和良知的人。这样说也许看起来很普通,然而如今如此普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也曾做过学生,我也曾畏惧过死亡,然而,我知道,对死亡的尊重其实是对死者生前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救赎,是对生者的安慰!
然而,我依然认为,也许你不应该如此深刻的告知那些不通世事的孩子,也许他们不懂!
也许,你不应该如此直白的指出那六毛钱,也许,他会长久惭愧并被嘲笑!
老伍。
我觉得我还是做的不错的。。。
哈哈。
在学校捐了20块。
自己在外面捐了5000,但都是我攒起来的。。。哭。。。
我觉得,人活着就得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真的。
伍老师:地震之后,我父亲打来电话说希望我以我个人的名义捐个几百块钱,我拒绝了。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我对这个社会如此冷漠是否是正确的?我从小所感受到的这个社会就是充满苦楚的,“在被鄙视中长大”可以很好的描述我的成长过程,若是我这样的人时刻对这个社会充满感激、充满爱,我认为是不公平的,对我不公平,对这个社会也不公平。这种冷漠与我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应该有关系,我只是在本能地反馈这个社会对我的影响而已。
貌似来的有点晚了。但是看到这篇文章我还是有很大的感触,我班上捐钱过后,还是有电视台的来拍过场。尽管我知道这只是一场戏,但我还是接受不了。总之对于中国的大多数的过场问题我都有点反感。当我听了把胡锦涛主席的题字当做文物保护的时候,我都有点感觉像网络上的恶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