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模考结束,进行初步分析后,我认为理2班的成绩虽然依然令人担忧,但是还是潜存着希望的。
本次月考,使用的是长郡中学的部分月考试卷,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理综使用的是高中命题组自己命制的卷子。理2班三科平均分如下表所示: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
理2班 | 102.9 | 75 | 94.1 |
与平行班理1班比较: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
理1班 | 105.7 | 70.6 | 92.8 |
与长郡中学本部以及寄宿部的平均分分别进行比较: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
长郡中学 | 106.3 | 89.7 | 113.5 |
湘郡中学 | 98.9 | 67.7 | 92.8 |
由这四个表可以得出结论:理2班与本校平行班的水平是相对接近的,实际上综合理综成绩考量,理2对理1只有2.5分的总平均优势,这点差异在统计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本校的应届实验班学生应考水平相对于长郡中学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相对湘郡中学却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这一结论,基本符合这些年来的一般性情况。同时,由此也可看出,校方提出的在近三年内,高考某一科平均分超过四大名校未必是不现实的。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应该坚定信心。
理2班的成绩相对上一次月考,在年级中排名有了很大的进步。第7次月考相对于第6次,人均年级排名后退了1.1个名次;而这一次相对第7次月考,人均提高了8.7,总进步名次321名。就像王主任在数学阅卷时指导的那样,随着复习的完备,复读生的优势会越来越弱,应届生将变得越来越强势。就个人来说,本次理2班有5名同学进入了年级前100名,他们是奉欢芳、谭杰、唐王、姜鹏、吴芝婧,尤其是奉欢芳同学一直稳定在第一考场行列。并且吴芝婧同学在年级中前进了126名,易志颖同学前进了71名,刘宇晨前进了59名,这三位同学分属迥然不同的三个学习层次,都有了大幅的提升,实属不易。就单科来说,谭杰同学语文128分,获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吴芝婧同学通过两个月的强化补习,物理成绩从拖后腿的班级中流变成了占优势的班级第一。这些共案和个案都表明,只要随后80多天的复习方法适当,应届实验班是可以创造出奇迹的。
集体进步中蕴含着危机。我认为危机有三,依据严重程度罗列如下:
一、班级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这次试卷普遍偏难,尤其是数学和理综卷,很多学生考完以后就哭了。从年级排名的进退来看,理2班大幅进步的学生分布在班级排名靠前的位置,而班级排名本就靠后的学生要么进步幅度很小,要么还退步了。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些成绩本来就不行的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考试的打击,在第一次模考收获到的是与付出和期望完全背离的成绩,心理上的打击是很沉重的。从考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家长与我的联系明显频繁起来,个别学生已经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状态,10号中午郑国生同学插队差点引发两个班级学生对抗的事件更是这种浮躁情绪的另一面表现。作为班主任,我一方面频繁的与学生个别谈心、交流,多次在课堂上公开的演说鼓劲,但另一方面我内心怀着深深地忧愁,这些孩子怎么办,需要我们年级所有老师共同的、更多的关怀。
二、成绩波动巨大。就吴芝婧同学而言,这次虽然前进迅猛,可是上次月考其实退步了46名,而上上次又是前进很多的。像这样上上下下、大起大落的学生不在少数,尤其以坎子生为甚,优等生中像朱育健、曾天宇、郑国生,中等生中像李俊成、葛茜,再下一个层次中像易志颖、田翡翠同学都是这种表现。成绩不能稳定,当然是学习不够巩固造成的。可是现在时间越来越少,采取什么措施,可以让这些学生稳步的进步而不是反反复复,是需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三、偏科如何解决?都说要考上重本不能够有偏科,其实考几本都是这样。综合起来看理2班8次月考的成绩,很容易发现,大部分学生进高三时的弱科现在还是弱科,比过去还要弱。经过快一年的高三复习,弱科越来越成为拖垮成绩的罪魁祸首。然而,令这个问题成为危机的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多余的时间了。理2班的六位任课老师每周大约都是将近30到40节课的工作量,即便年级组布置了“一对一”的补习任务要求,但是请问在高工作量的重压下,如何做到面面俱到的补习呢?这要求我们的老师们,对学生的补习要有针对性、要提高补习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的高考创造最大的价值。真的不容易,但做到了就更不简单!
通过对这次月考成绩进行分析。我发现了班级进步的潜力,也发现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在随后的第二轮复习中,需要理2班的老师们一方面抓紧对考标的理解、贯彻、执行,一方面集体研究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案、措施,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心理的调控,做到张弛有道,自信自觉。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之下,这个班级会取得丰硕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