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尔是千里马,老师可以放肆些

20分钟前,听毕南雅讲坛某某第十期,初二年级向红玉老师的示范课《马说》,赶紧回家打开电脑记录思考。

向老师,高手也。对初二年级平行班的孩子,抓住了他们积极性强,表现欲望充分的特点,高声朗诵以助其兴,分组加分以得其趣,层进探究以利其智,对峙思辨以促其竞,课堂气氛调动得好,学生如鱼得水,万类霜天竞自由;却又张弛有度,详略得当,不失章法。台上台下的师生们皆当各有收获。

这种课堂是我喜欢的那种,学生开心,老师尽兴,看似喧哗,有效互动全在喧哗里。也是我追求的境界。然而我做的还不够好,两周前我上的教研课,在感冒药和缺睡眠的双重作用下,沉昏中的我不得不放手“乱搞”,课堂却别样风采;可还是有批评,说还不够开放,还可以更放肆些。今天,向老师现身说法这一观点,我在之前受益的基础上受益更多了。

那么这堂课是不是“放肆”得够了呢?昨天的我也许会觉得“然也”,现在的我觉得“非也”。我私下里考量,还有空间放开去——

其一,向老师要孩子们分享一周读到的优秀文章,三个孩子说了他们的收获。可是第二、第三位基本上就是在朗读网上下载的书评,那种调调一听就不是孩子自己的语言。我们国家的教育,窃以为失败之处就有那么一点,学生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话。我现在上课要学生说定理,最“恨”的就是站起来翻开书结结巴巴的念书上的黑体字;最爱的,是用不那么标准的“自由语”表述他的理解。老师既然都拿出了有创意的一种模式,何不再鼓励一些更有创意的答案呢?胡说八道又何妨,词不达意又何妨,离题万里又何妨,啰嗦繁复又何妨,最后总还有老师在嘛!

其二,老师要学生们齐读课文,学生们速速的读完了,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读得太快了,连老师都跟不上了,同学们再来一遍,稍微慢一点朗读。”这是高手的语言,不伤人的提醒学生古文要用心慢慢的品读。话音甫落,我右后方有一位调皮的老师小声的模仿向老师的语气,他说:“同学们读得太快了,连老师都跟不上了,只因你们都是千里马。”这是神级的语言,是点睛之笔,是听得我耳朵一震的俏皮话。

完全可以再放肆些!

0 comments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